• 研究观点
    • 电气设备

中国锂电设备行业, 拐点已至

  • 文章

汇丰前海证券研究部A股工业及电力新能源行业研究主管陈家崧认为,行业需求前景改善,拐点或已到来。

国内主要电池制造商的产能利用率接近 2022 年峰值水平,推动产能加速扩张。此外,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包括提供政府补贴和优惠贷款利率)也提供了支撑动力,市场对关税风险担忧也持续推动电池产能出口。我们预计,经过两年的资本支出下行周期后,国内锂电资本支出周期有望在2025年出现反转,主要源于:

  1. 国内主要锂电制造商回归扩张模式:由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强劲,2024年年中以来锂电行业的利用率大幅回升。我们预计2025年锂电行业产能利用率或将接近2022年峰值水平,因此我们认为国内锂电设备订单或将强劲复苏。

2025 年前 4 个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提升 53%

资料来源: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汇丰前海证券
  1. 政府政策支持设备更新:2025年3月6日,中国央行行长表示,2025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将从5000亿元扩大至8000亿-10000亿元。我们认为政策支持有望推升锂电领域投资增长。
  2. 国内锂电制造商走向全球:在去全球化趋势和关税风险的推动下,国内锂电制造商走向全球。我们预计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的电池加征关税或将引发中国电池产能向海外转移。
  3. 新一轮设备更换周期:鉴于锂电使用寿命为4-5年,我们预计2021-2022年购置的锂电设备将于2025-2026年进行更换,有望推升设备更换需求。2022年行业新订单规模约为800WGh,接近2024年新订单的一倍。

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实现商业化。我们认为,固态电池技术发展有望支撑长期设备更新需求。根据公司资料,主要电池和汽车厂商拟在2027年量产固态电池。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固态电池(包括半固态电池)的总规划产能已达400吉瓦时。相较液态电池,固态电池使用固体电解质替代液体电解质,其能量密度可达400瓦时/千克以上(高于液态电池的150-250瓦时/千克)。与液体电解质相比,固体电解质不易燃且对温度变化不敏感(资料来源:中国储能网)。上述特性使得固态电池成为乘用车、工程机械设备、重型卡车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OLT)电气化的理想方案,我们看好该技术发展。

需要帮助?

我们提供多种业务及产品,致力为您开创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