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观点
    • 软件

中国软件行业 AI系列(5):国企AI需求强劲

  • 文章

汇丰前海证券研究部A股IT软件行业研究主管刘逸然认为,国企正将重心从AI算力转向AI应用,未来订阅业务转型进展有望更顺畅。

国企市场:正将重心从AI算力转向AI应用

继大力建设AI算力基础设施后,国企(特别是国防装备和制造企业)对AI应用展现出强劲的需求,尤其是针对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AI应用。相关软件供应商的AI订单增长强劲,2025年上半年纯AI产品/模块已实现可观收入(资料来源:公司资料)。典型案例如:

用友网络:已开发100多个AI智能体,可帮助财务/供应链人员提升效率。

能科科技:已发布“灵系列”AI智能体,可协助设计工程师标注设计图纸、生成工艺文档等。据公司资料,2024年AI产品收入约为2.7亿元。

中小企业市场:定价较低的垂类AI智能体增势较好;IT预算紧张有利于软件供应商的订阅业务转型

对成本敏感的中小企业正迅速采用可负担的AI应用,主要源于其IT预算有限,但对提升运营效率存在需求。此类定价一般在每年1-5万元的标准化AI应用规模正迅速增长,但亦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典型案例如:

北森控股:AI面试官产品自2024年8月发布以来,客户数量累计已超过130家。

畅捷通:已发布面向代理记账的AI报税产品,管理层估计2025年上半年终端用户可达到10万。

此外,AI应用趋势也为软件供应商的订阅业务转型带来机遇。在宏观经济疲弱的背景下,中型企业倾向于在有限的IT预算下采用AI技术,因此对软件订阅的接受度不断提升。

C端市场:AI编码助手和文生视频模型在海外AI应用变现方面处于领跑地位;国内进展相对缓慢

2025年6月,Cursor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已超过5亿美元,高于4月中旬时的3亿美元(资料来源:彭博,2025年6月6日)。4月和5月,可灵的月度收入已突破1亿元,其中订阅业务收入占比约为70%(资料来源:《证券时报》,2025年6月6日)。这表明专业AI生产力工具具有议价收费能力。由于消费环境疲软及互联网巨头之间竞争激烈,国内C端AI变现的进展相对缓慢。

中国软件行业生成式AI变现案例

需要帮助?

我们提供多种业务及产品,致力为您开创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