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观点
    • 医疗

中国医药外包行业 从提供成本经济的外包服务商到全球制药全方位合作伙伴

  • 文章

汇丰前海证券中国医疗行业分析师舒影岚深度聚焦中国医药外包行业,探索该行业从提供成本经济的外包服务商到全球制药全方位合作伙伴的发展之路,并回答投资者的相关问题

一站式药物研发生产。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全球生物科技行业融资额下降,国内CXO行业经历了艰难时期,但市场情绪正在改善,年初至今中国CXO指数上涨52%,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1%。全球融资额再次上升,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显示缓和迹象,该行业正受益于国内支持性政策出台的监管利好,有助于快速推进早期研发。全球CXO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197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980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速为7%,略高于同期全球制药市场6%的年复合增速(资料来源: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此外,国内CXO正在进行结构性转型。作为过去长期以来低成本的外包服务商,中国CXO公司现日益成为向欧美制药巨头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合作伙伴。

市场规模增长预测:2024-2030年全球医药CXO市场规模有望从1970亿美元增长至298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约为7%

投资者的关注要点:

问题1. 中国CXO行业是否会迎来“DeepSeek”时刻?
中国CXO行业与生物科技行业资金流入、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数量增长及跨境授权密切相关。尽管势头正在增强,但投资者对潜在的“DeepSeek”时刻是否会到来仍存疑虑。我们认为这一时刻或将到来,若:(1)中国制药公司开发的药物,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GLP-1糖尿病和减肥药物以及新疗法(尤其是在肿瘤领域),进入全球III期临床试验(该阶段确认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或者(2)中国CXO公司从跨国公司获得重磅药物的多年大规模外包服务订单。

问题2. 中国在全球CXO市场的定位如何?中国公司与国际同业相比优势是什么?能维持多久?
中国的合同研究组织(CRO)和合同研究、开发制造组织(CDMO)生态系统已从基础的劳动力套利演变为全方位战略价值主张。这得益于中国端到端商业模式、运营速度以及成本效率。相比欧美同业,中国公司的研发周期短20%且成本低30%-60%(资料来源:益诺思招股说明书),且中国的化学家和工程师人才库以及成熟的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在跨区域定位方面,我们认为中国在小分子、临床前和生物制剂领域仍具有竞争力,在ADC等新兴疗法领域具有巨大的上行空间。

中国的临床前开发及临床试验成本较发达市场低30%-60%

问题3. 各子板块的CXO需求增长如何?
我们认为ADC、生物制剂和多肽是快速增长的子板块。PROTAC(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降解细胞中不需要或有害的蛋白质)、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CGT)和合成生物等新兴领域风险较高,但在技术突破方面提供长期机会。同时,我们预计专注于小分子产品的CDMO公司有望维持稳定并实现盈利,但长期将面临价格战和潜在回流的风险。

问题4. 我们对供应链转移背景下的地缘政治和关税有何看法?
尽管中国早期研发产能仍强劲,但我们认为印度可能增加仿制药产能。中国CXO公司正在建设海外产能(例如新加坡、爱尔兰、美国),以便根据整体市场情绪分散和降低风险。由于供应链转移的长期前景仍不明朗,我们认为除非出于政策原因而被迫转换客户,否则短期内企业不太可能这么做。从零开始培养人才、灌输监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建设CXO基础设施需要数年时间。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已反映当前地缘政治形势带来的短期下行风险。

问题5. 如何跟踪关键行业风险?
需要关注的四个关键问题:竞争加剧、生物科技行业融资波动、政策冲击以及长期内供应链转移。行业情绪面临的主要不利因素是关税和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该法案旨在限制美国联邦政府为涉及某些生物技术司的合同提供资金,这些公司主要与中国有关。我们认为短期内市场已基本消化上述风险。长期而言,供应链多元化可降低风险。

需要帮助?

我们提供多种业务及产品,致力为您开创新机。